发布时间:2024-11-22 作者:吴天津
立冬过了,秋意未尽。我女儿乘这晴朗的天气,带着我们老俩口,乘坐2个小时高铁,前往古越之地绍兴,参观了鲁迅故里。来回两天时间,我们游仓桥直街,寻故人足迹,品文化大餐,享受了一次愉悦的初冬游。
绍兴,这座美丽的古城,它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曾两次到过这里,都是下部队路过,来也匆匆,游也匆匆。而今退休了,有时间了,夫人多次念叨,想到绍兴去看一看,感受那里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我也想再游绍兴,弥补曾经“走马观花”的遗憾。女儿知道我们的想法后,悄悄定好行程,吃住行全部网上预约。她列出的游览图,详细周全,一目了然,让我们说走就走、无忧无虑,很快就提包启程了。
抵达绍兴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乘车直奔鲁迅故里。这个景点,古朴典雅,宁静有序,人气很旺,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石板路两旁,到处挂着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那些熟悉的字句,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我心里跳跃激荡。我们沿着步行街,向沈园方向前行,只见绿茵茵的爬山虎,爬在作坊、店铺的墙上,透露出勃勃生机;街道上空,不时飘来醇厚的黄酒香味,让我沉浸在“女儿红”的回味之中。
巷子里,店铺一个接一个,不少在售卖与鲁迅有关的书籍、画像、文具等。我漫步其中,挑选了几本散文书,准备带回去慢慢欣赏。走进一条小巷,我们登上一座拱桥,只见桥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不时有几条乌蓬船悠然划过。我站在桥上,凝视着溪水和船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一座座小拱桥啊,你见正了鲁迅的成长和变迁,也承载着无数游客对先生的怀念如敬仰。
步行一刻钟后,我们走进鲁迅祖居,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青瓦粉黛,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大院正堂上悬挂着“德寿堂”匾额,两边楹柱上,刻着“身无半文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室内有主人房、少主房、绣房和琴房,摆设齐全,充满了历史的沉淀。走过一条长长的过道,我们又来到百草园,这里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那古树、古井、古栏,曾伴随鲁迅度过了天真的童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在鲁迅的笔下,他对这个乐园,曾作过生动形象的描述。紧靠百草园,还有三味书屋,鲁迅少年时,就在这里读书。屋内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墙上还挂着一个“早”字。导游介绍,先生因上学迟到,受到老师批评,为改正过错、勉励自己,他就把早字刻在了书桌上。看到这个早字,我就像看到鲁迅勤奋好学的身影。
参观鲁迅纪念馆,是深入了解故人的必到之处,我们提前预约门票,很快走进了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雕像,他坐在藤椅上,那坚毅的神色、深邃的目光,像似在说,“多乎哉,不多也”。纪念馆有几个展厅,陈列着鲁迅的生平事迹和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有其特别的故事。比如,那个笔记本,颜色早已泛黄,文字密密麻麻,它记录了鲁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让我停住脚步,望物思人,感慨万千。
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宣传进步思想,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民。他写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作品,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也是对人性扭曲的揭露。一路上,我边参观边思考,深深感到,鲁迅少年时的聪明好学、青年时的豪情奔放、成熟时的深沉睿智,是多么伟大崇高啊!
“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代文学巨匠,在《呐喊》声中,走完了他55岁的一生。参观游览结束后,我如沐甘露,思绪起伏,心情难以平静。鲁迅先生的政治远见、斗争气魄、牺牲精神,像一缕耀眼的“硬骨头”火花,还在我眼前不停地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