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园地

我家的特色美食

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徐光献

我和夫人老家都是北方,喜欢吃面食。如果连续几天不吃面食,就有一种缺失感,很不舒服。我的岳父母是山东人,他们在世时常年吃面食。岳母最拿手的是包水饺和煎菜盒,这种餐饮习惯很对我的口味。因此,我和夫人被传承下来做菜盒子的技巧,成为我家的一道特色美食。

我们夫妻俩退休后只要有空就想着办法把自己的伙食搞好,做菜盒成为家常便饭。几年前,夫人买来一台适合做油饼、煎包、煎饺和菜盒等面食的便当,插上电源用起来快捷方便,是做菜盒子最好的工具。菜盒的品种多样,可以根据每个季节的时令菜来做。西葫芦加粉丝、豇豆加肉沫、大白菜加豆腐、罗卜丝加虾皮等都可以当菜馅。我们做得最多的是韭菜加鸡蛋、虾皮、粉丝当馅子的菜盒。夫人从市场上买来一些新鲜韭菜和专门做菜盒的大面皮,回到家把韭菜洗净切成碎段,把炒熟的鸡蛋剁成碎块,放上一些虾皮、粉丝和葱姜、食盐、麻油、鸡精等调料搅拌均匀,香喷喷的菜馅就做成了。一般情况下,夫人负责调菜馅和包菜盒,我负责用便当煎菜盒,两个人配合十分默契。只要有空闲时间,我们就动手操作起来,做上一些菜盒子作为主食。在做菜盒的同时,烧上小米或绿豆稀饭,再简单地制作几样小菜,一顿完美的晚餐就形成了。

我们每次做出的菜盒够吃两三天,放在冰箱里,每顿拿出来热上几个,减少了做饭的程序。我们与儿子一家人不住在一起,时常把做出来的菜盒子给他们送一些过去。由于我家做的菜盒子味道好,一些朋友知道后,经常上门来蹭饭吃。来得最多的是忘年交某新闻单位的郑总和他的夫人薛老师。我们两家是友好家庭,常来常往,不分你我。郑总和薛老师是淮安人,也很喜欢吃面食。他们平时工作繁忙,经常没时间做饭。我家每次做菜盒子时,夫人都要喊他们一起过来聚聚。郑总年纪轻、饭量大,有时一次能吃五、六个菜盒。看到他吃得这么香,我和夫人都十分高兴。夫人原来在学校工作,退休后有几个关糸密切的老同事,她们定期聚到一起掼掼蛋。夫人时常用自家做的菜盒子招待她们,得到她们的一致称赞。

前年底,我们搬到河西居住,做菜盒子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夫人时常到原来居住小区附近的姜家园菜场去买些韭菜之类的瓜果蔬菜和面皮,回来加工菜盒。夫人的一位老同事在句容郭庄镇自家院子里种植大片蔬菜。她知道我们家喜欢包菜盒,经常送些自己种的韭菜给我们,这样我家做韭菜盒的频率就更高了。一次小区物业的管家小王在门口闻到了香味,敲门进来看到我们正在忙着做菜盒,让她馋涎欲滴。我拿一个送给她品尝,她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赞美。

菜盒子成为我家的一道特色美食,我们也从做菜盒中享受到老年生活的幸福和乐趣。我和夫人共同感受到,丰富美好的晚年生活要靠自己经营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