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一口价格不菲的苏泊尔不粘锅,已出现斑驳脱硝,不宜再用了。经朋友推荐,新置了一口国产章丘手工铁锅。相传是百年专注只做铁锅一件事。手中相伴十几年的铁锤是他们心中的信仰,打一口好锅,对得起光阴岁月。
铁锅经过锻打增加锅体表面密度,实现物理不粘。虽然不像化学涂层锅那样食材进去打滑,但大部分食材不粘,效果已经很好了。酒店大厨都是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因为铁锅健康好用,炒菜好吃。
铁锅虽好,但“开锅”、养护很重要。首先,要“开好”锅。第一步,洗锅。把锅体上店家事先涂抹的油脂洗净、擦干。第二步,植物油润锅。倒入适量的植物油,转动铁锅,使之充分浸润整个锅体。第三步,肥猪肉润锅。倒掉植物油,开小火,用锅铲压住猪肉,来回摩擦,不断煎出油来润锅,持续10分钟,让整个锅体油润变亮。第四步,静置冷却两小时……
平时养护也很重要。铁锅越养越亮,越养越好用。新锅应少做土豆之类的食材,前期不宜做酸性、碱性食物,不煮汤。多做油脂丰富的荤菜,才能填充生铁间看不见的罅隙,加快油膜的养成。
借“开锅”需要“肉祭”。周末,我把儿孙招呼过来,做了红烧肉,油炸猪肉藕夹子,红烧鸡腿、油煎大黄鱼,及各式小炒一大桌菜肴。谈天说地,赏月饮酒茶。餐桌上自然而然地聊起美食,讲食物的来源、制作与营养,感受什么事粒粒皆辛苦。开席前,孙辈们负责分筷子;饭后帮助收盘子等孩子们能胜任的、能够培养他们生活的掌控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儿子给孙辈们聊礼仪,坐有坐样,吃有吃相及餐桌上的规矩。如家里来客人,要让客人先上桌;等长辈坐下后,自己再落座;不将自己喜欢的菜拉到自己的面前,夹菜时不能在盘里乱翻;尝过的食物不能再放到盘子里。父母在餐桌上是什么样子,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平时洗锅之类的活儿都归夫人。我特地交待注意事项。洗锅不能用洗洁精,不用钢丝球,不进洗碗机。因为要保护锅壁上的油膜。洗后必经用软布擦净、烘干,以免生锈。夫人连连点头,并说原来美食家们热爱锅气,就是这来的。锅气,就是收集荤气,使之附于锅体,成为锅本身的一部分。锅气,令一百多元买来的铁锅,逐渐有了烟火人间的“包浆”。
新锅上阵,可以贴秋膘了。
人啊,和亲人、爱人相伴,平安喜悦、津津有味地度过三餐四季,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