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夕阳茶座

地铁,真好!

发布时间:2025-01-06    单位:鼓楼区军休一所    作者:张文华
点击率:243
字号设置:

我们小区门口有了地铁站已八九年了,已从相识到喜欢,感觉地铁就是社会的缩影。

刚有地铁时,觉得乘坐地铁,多在黑咕隆咚的地下隧道通行,不如乘公交车,四面通光透亮,边乘车,边观街道美景。很快的在公交车站久等车不到,自驾停车难,拥堵,渐渐深切体会到地铁的优越性。她不受红绿灯、车流、人流的影响,还明示下一趟车到站时间,关键的还准时。一些上班族,因此放弃自驾,乘上了地铁。我曾乘地铁上班五六年,用择优的方法逐渐摸索、总结出进出站口、上下车最佳站点,每天掐着点出门,缩短了在路上时间满满的1小时,不但保证了从不迟到,还做到早到10~15分钟。

地铁高速发展,快速地增多,但乘坐并不见宽松,那是因为乘坐的人更多了。在上下班的高峰时,可谓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项背相望。人靠人,人挤人,只要挤上车,没有人去在意自己前后左右是什么人。

一次,我随着人流拥入车箱后,被围在人群中,伸手抓住了扶手柱。地铁到站,停车后的惯性,使人是慢慢向前倾斜,人靠人,身体和脚已经严重偏离垂线。我使劲抵抗着、拉扯着身体,还是紧紧挤贴着前边的那位老兄,他眼离开手机,看着我露出一丝微笑,我随即边微笑边点点头。站在我右侧男士,被踩一脚后,低头挪挪脚,似笑非笑地接受了踩他女士的道歉。男士身旁边的那一位被推搡后,淡然地看一眼对方。左侧女士的被莫名地拉扯一把头发,她仅抬手梳理一下,眼睛没有离开手机……坐位上一位老太和她的麻友“煲电话粥”,她尽量压低话音,但不时爽朗大笑,立即又压低声音,眯着眼扫描乘客……

看着周围眼睛被手机吸附的乘客,听着所有你来我往的声音,闭眼体会着的轰隆隆、急刷刷向前飞奔的地铁,我突然感觉满满的惬意,乘坐地铁的拥挤感、紧迫感、不适感,全都烟消云散。地铁顶上流动着的风,换进来的新鲜空气,就像站在大篷车上,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驰,享受和风的亲吻,感受祖国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

我们小区门口地铁站,也是过街的地下隧道,只要外出都要经过,所以几乎每天去打卡。站里宽敞明亮、整洁卫生,有专人定时打扫、消毒。加上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越建越先进,越建越漂亮。在建时围起封闭,仅偶尔闻到装修气味。建成后让人耳目一新,以最近通车的七号线为例,清凉山站就借鉴了孙权在此筑城建都的典故,“游龙”配上“灯光秀”,像豪华的宫殿,令人震撼。“无人驾驶”硬是让车头乘客恍若“司机”。

地铁站在严寒、酷暑时,也是老人和小宝贝们活动场所。雨天防地滑,总是在接电梯的站口路面铺防滑垫。去年年中,我在防滑垫上,捡到一个手机,想到手机对现在人生活的影响,就立即交给了工作人员,转交失主。匆忙、防滑垫、年轻大概是这个手机丢失的原因。

站里更是人群云集,大社会的五彩缤纷,在这里更加浓墨重彩。看人们的着装,小伙帅气干练、姑娘优雅高贵、学生充满活力、老人简单利落、小朋友活泼不羁。更亮眼、养眼的是飘柔华丽的红色连衣裙、挑战潮流的创意时装…… 偶也见穿着背心、拖鞋的不修边幅者,上身穿着短袖、足踏棉鞋不问时令者,乘客们见之多漏笑意。

南京,原本交通就很方便,在市区,只要换乘一次车,就可到达目的地。同住南京的我们,如果还是感到相隔那么远,有了地铁后,距离拉近了,缩短了,心灵也靠近了。我们或许觉得火车慢了、高铁贵了、公交车少了,地铁给人感觉则是,不仅将交通便捷提速了,而且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也提速了!

地铁,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