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夕阳茶座

重“形祭”,更重“心祭”

发布时间:2021-04-02    单位:鼓楼九所    作者:毛毅
点击率:283
字号设置: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来到。这几天,络绎不绝的人群涌向各地墓园。

今年清明节祭扫活动与往年大有不同,一股新风扑面而来。不仅注重“形祭”,更重视“心祭”。全省已经启动了“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同时还启动了“学党史励初心”—江苏英烈故事宣讲活动。

在清明时节进行英烈故事宣讲活动,是对英烈“形祭”和“心祭”的完美结合。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血洒江苏大地。以邓中夏、恽代英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全省各地都有革命先辈生活、战斗和献身的遗迹,淮安有周恩来的故里,常州有瞿秋白出生地,徐州有淮海战役纪念馆。我省有关部门把这些纪念地先辈的革命事迹整理出来,进行宣讲,意义重大。我们不仅要在清明时节祭扫他们,记住他们的英名;还要了解、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因为在他们的英雄事迹里,有感人的初心,坚定的信仰,献身的精神。通过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懂得他们牺牲的价值、生前的遗愿,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用擎旗自有后来人告慰革命先辈。今年清明,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全党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宣讲英烈故事,不仅使党史学习教育有了生动的内容,使受教育者有了立体的参照系,这是很好的“形祭”,更是很好的“心祭”,这是对革命英烈最好的纪念,也能使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重“形祭”,更重“心祭”,同样适合于对祖先的祭祀。礼敬祖先,告慰逝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文化传统,是唤醒家族、民族、国家共同记忆的文化基因。祭祀者理应用自己虔诚的心、敬重的心、怀念先祖的品德,先祖的艰辛。通过祭祀,重温家规、家训、家风,传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孝父母、敬老人、睦兄妹、教孩子,担当兴旺家族的责任;发扬好的家风,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维护家族的声誉。通过祭祀,矢志立身、立德、立业。把认真读书、以学修身作为立身的根本;把忧国忧民、奉公守法作为立德的基础,把薪火相传、光耀家国作为立业的动力。通过祭祀,知道自己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更加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把自己融入到振兴中华的历史大潮中。

“形祭”也不一定囿于一种形式。南京隐龙山墓葬园推出以鲜花代祭、全程拍视频给远方家人的活动;镇江殡丧管理局推出用纸钱无偿换鲜花的活动,引导市民用鲜花祭奠。还有的进行云祭奠,有的举行植树活动,有的举办缅怀祖上恩德家庭会,也有的长歌当哭,吟诗作赋写文章,心香一缕祭先贤。这就更有意义了。

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哀思化作动力。在庄重的清明节里,人们的心灵一定能够得到洗礼和净化,踏着先辈们开辟的路,坚定自己前进 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