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读杜牧的诗有感

发布时间:2022-09-14    单位:秦淮三所    作者:陆肃
点击率:285
字号设置:

杜牧(公元803~852年)是晚唐著名诗人,史称“小杜”,以别于长他八、九十岁的诗圣杜甫(公元712~770年)。上世纪90年代去扬州参加一学术活动,会议桌摆的茶杯上录有杜牧的一首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因觉此诗清新婉丽,从未读过,又不知诗名,向当地同行请教:扬州是不是真有24座古桥?那位学者说,从小在扬州长大,只知桥多,但是不是真有二十四座确实不知。倒是新建一座“二十四桥”,不妨去看看。我们沿着瘦西湖岸边前行不多远就看见了熙春台旁的这座桥。拱桥形式,很新,好像是花岗岩石块砌成,没有一点古朴感,不觉大失所望。最近翻阅几家不同版本唐诗集,才知诗名为“寄扬州韩绰判官”。韩与杜牧曾同在扬州节度使麾下共事,分别多年后因思念好友写了此诗。关于“二十四桥”有的诗集认为只是形容桥多,并非真有其数;有的认为确有此数,沈括《梦溪笔谈》中即载有各桥名;另有谓“二十四桥”是一座桥,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因古时有24位美人在桥上吹箫而得名。至于“玉人”指谁?有的诗集说是指美人(歌妓),有的说是指杜牧自己的好友韩绰,而“教”是指“唤取”之意。看来专家们都众说纷纭,我们深究也没太大意思。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中,将“秋尽江南草未凋”写成“草木凋”窃以为不可,“秋尽”应是指二十四节气的霜降和立冬之间一段时节(公历10月底至11月初),此时江南既青山苍翠,又绿水奔流,怎么会草木凋呢。

杜牧的另一首诗《赤壁》也很有意思:“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十三、三十四回记有曹操在冀州夜见金光从地而起,掘出铜雀,认为吉兆,命于邺郡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其子曹植进言“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高者名为铜雀,左边一座名为玉龙,右边一座名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这里明明白白说的是在三个高台之间建两座“飞桥”,并非指东吴乔公的女儿大乔与小乔。二乔时为东吴美女,大乔为孙坚之妻,小乔为周瑜所娶。之所以成为当时“网红”为世人称道,大抵是因为《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之故。时曹操“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陈兵江北,欲跨江灭吴。东吴朝野震惊,文官主和,武官主战,孙权、周瑜也犹豫不决。为促周瑜应战,诸葛亮故意装作不知二乔乃孙坚、周瑜之妻,背诵曹植所作“铜雀台赋”,有意曲解赋中“揽二桥于东南兮”为揽“二乔”,说成曹操灭吴之目的,实为取二乔“乐朝夕之与共”,只须花钱买此二女献给曹操,曹操便可退兵。这一下果真激怒周瑜,促成赤壁之战。《三国演义》写的是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为止的历史。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公元1330-1400年)。《三国演义》最早问世的本子据说是明弘治甲寅(公元1494年)序、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上摘自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前言),杜牧生于公元803年,活了49岁,不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他何从知道“二乔”这个典故,并引入自己的《赤壁》诗中,真是令人费解,是不是听过当时江湖上已流传的有关《三国》的段子,借用于此不得而知。

杜牧最脍炙人口的诗当数《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意境早已有古今千万注家做过精当的描述。不过似乎也有人对此并不以为然。记得年轻时读过一个人对此诗的点评,认为写的太啰嗦,不够精炼。他改的《清明》是:“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给出的理由是,《清明》本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时节,再加上“时节”二字有“狗尾续貂”之嫌。“行人”本就是在路上行走的人,“路上”二字实为多余。“酒家何处有?”当然就是询问哪有卖酒的,何须“借问”二字?至于杏花村,知道的人都可“遥指”,又何必专问牧童?还有一位先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将此诗改写成词(?)的形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请看改后与原诗相比意境有何不同。

笔者对诗词素无研究,读的又少,能背诵的更寥寥无几。本文选写三首杜牧的诗,是因为它们浅显易懂而又确有些令人费解之处。愿以此文请教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