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心无“嗔喜”乐晚年

发布时间:2022-09-16    单位:建邺所    作者:张礼忠
点击率:1223
字号设置:

嗔,怒也,喜,乐也。嗔喜一词源于《菜根谭》一书:“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言。”意思是世上有些人是趋炎附势的势利眼,你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时门可罗雀。“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走茶凉”等等。被人视为“世态炎凉”。但《菜根潭》这句话,却告诫人们,别人固然会因时势而改变对我们的态度,但我们又何必为此而愤怒或欢喜呢?保持淡然的态度、冷静地看待世态炎凉,心无齐蒂,才能安享乐年,并赢得更多的朋友和敬意。

作为老年人,如何正确对待“世态炎凉”呢?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欧阳修时任冯翊太守,才华横溢,被称为“渤海赫赫,欧阳坚石”。每日高朋满座,门庭若市。后来被人诬陷,将他发配到不毛之地的边疆。离京时,门庭冷落,竟无一人相送。仆人感叹道:“真是世态炎凉啊!”欧阳修不以为然,说道:“我们走我们的路,又何必在乎有没有相送。”到了发配之地后,丝毫不以人情冷暖为意。反而“愿将余生寄翰墨”奋笔疾书,写出了千古不朽名作《醉翁亭记》、《秋声赋》。数年后,欧阳修获得平反,重获重用,很多人又纷纷登门拜贺。老仆再次感叹:“真是世态炎凉啊!”欧阳修依然平淡地说道:“别人来贺,便是情意,又何必在乎世态炎凉呢?”

欧阳修之所以受人敬仰,就是他有高人一等的境界和胸怀。他对世态炎凉不仅不怪,反而是给予宽容。他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决不能因此就说人家品性不好,更不能揪着不放,这是何等的大度。过去,我也感叹过世态炎凉,常为一些所谓的“势力眼”而耿耿于怀,心中充满了芥蒂。直到阅读了明代大儒陈献章的《陈白沙集》,才使我有所感悟,他在书中说:“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意思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应虚怀若谷,放下一切。受其影响我的心开朗起来,并赋诗言志曰:“忘却风雨坎坷路,不存宠辱恩怨心。”常效陶令东篱下,频学子牙钓暮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非成败,盛衰荣辱,转瞬即逝。人到暮年,要想过得舒坦、潇洒,必须心静如水,淡然面对一切炎凉世态,看得惯,想得开,宠辱不惊,烦心的事,尽快解脱,高兴的事,常温常乐,无欲者刚,有志者竟成。自卑者速朽,自强者常青。做到闲看庭前花开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或浩长林,或孤啸山野,或投竿于水,或挥毫泼墨,或走亲访友,或享天伦之乐,既舒心又快意。正所谓“青春诚可贵,老年价更高。莫道桑榆晚,为霞高满天。心中无嗔喜,日月换新颜。”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称得上是老年人养生妙方。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向欧阳修等先贤学习,学习他们高人一等的境界和胸襟,并杜绝世态炎凉的陋习。做到“此心在无物处”。正所谓“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