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永垂廉史海青天

发布时间:2024-05-31    单位:栖霞区军休所    作者:赵世文
点击率:445
字号设置:

海瑞,作为明朝一代廉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以为政清廉、刚正不阿著称于世,被后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2024年3月初,我们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专程去海口市参观海瑞故居,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海瑞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红城湖路175号,1992年在原址基础上按照故居的结构布局重建,2002年增建海瑞故居广场。故居坐南朝北,由前堂、正堂、后堂、书斋、花厅、书僮间、杂物间、厨房等单体建筑组成。一进广场,眼前矗立着一座功德碑,上有“南海青天”四个金色大字,有楹联:“仕途砥砺直言天下事,宦海沉浮以师世范俗”。再往里走,便是海瑞雕像,广场左边是中国十大清官事迹展,右边是海南十大廉吏展,广场右边立有铜钟,左边立有铜镜,寓意以铜为镜,警钟长鸣。故居大门两侧有楹联:“海南双璧海青天清正廉洁,海公故里扬正气镌刻传承”。再往里走进入后堂,门口上方有“纪念海瑞”四个字,有楹联:“正气直节诚为人所难能,清官楷模海忠介公传奇”。故居院内还有古井、乐耕亭等。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和政治家、实干家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锋,琼山人。其始祖海俅原籍福建,南宋时迁广东。海瑞出世后家境不好,四岁丧父,在母亲谢氏抚教下,少年便立下了“读圣贤书,干国家事”的人生大志。海瑞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科举却不得志,37岁才中举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瑞因教绩显著,被摺升为浙江淳安县知县,在任四年多,他力矫时弊,肃清吏治,推行清丈、均瑶,裁革冗员、冗役、冗费,“遇孱弱贫脊则抚,遇势谊强暴者摧”,深得百姓拥戴。嘉靖四十二年(1563),海瑞转任江西兴国县知县,他针对兴国地瘠民贫等状况,制定了“兴国八议”,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

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披肝沥胆给皇帝上奏治安疏。指出皇帝沉迷道教,“一意修玄,竭民脂民膏,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吏贪将弱,纷乱四起”,力劝皇帝幡然醒悟,日视正朝”。海瑞自知此疏必然触怒皇帝,事先买回棺材,遣送童仆,诀别妻儿,等犯颜被处死。皇帝看了奏疏大怒,把海瑞打入死牢。次年,嘉靖驾崩,穆宗继位,海瑞获释。后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史等职。隆庆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巡抚应天等十府。任内兴利除弊,整顿吏治,平反冤狱,主持疏浚了吴淞口、白茆河等。此外,海瑞针对江南官户多,优免户多,转嫁赋役和土地兼并严重等现象,积极推行“一条鞭法”,把豪绅侵夺之田归还农民,此举严重打击了权贵,于是他们“怨颇兴”,群起攻击,海瑞被迫辞职归养,闲居家乡16年,过寂寞清淡的生活,期间他周济黎民,授徒讲学,协助琼州府清丈土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万历十三年(1585),72岁高龄的海瑞被朝廷召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诏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万历十五年(1587),海瑞病逝于南京任上,身后无具葬之费,由同僚凑资治办。士民闻丧,哭公者罢市数日,祭公者百里不绝。

海瑞一生谋国之忠,持己廉介,为人为官不仅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还因刚正不阿、惩贪扬廉、体恤百姓而被誉为“清官楷模、廉政师表”。如今,海瑞故居已成为海南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被文化部命名为60个国家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红城湖畔忆先贤,启奏明皇弃学玄。

官罢南归无悔恨,永垂廉史海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