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药香袅袅飘碧宵

发布时间:2020-08-31    单位:建邺所    作者:张礼忠
点击率:125
字号设置:

我的故乡河北安国县,古称“祁州”,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中草药闻名于世。被称为“药都”,与陕西耀州、北京丰台、安徽合肥齐名,合称“四大药都”,而“祁州”被列为“四大药都”之首。自明清时代起,就是“南七北六”13省药材集散地。有诗赞曰:“药色幽香巧自干开,四时风韵药农栽。悬壶济世医者爱,丸散膏丹廉而泰。从幼年起,我就与中药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药香沐浴下长大成人。”

安国县之所以称为“药都”,还有重要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县城中心建有一座规模宏伟的“药王庙”。药王就是孙思邈。据《安国县志》记载:蒋王庙建于北宋天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与“送子观音庙”、“太上老君庙”组成了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古建筑群,“五成药都”标志性建筑物。人们一说起“祁州”,便首先想到了药王庙。另据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重修药王庙碑文”记载:药王庙香火鼎盛,药香氤氲。每逢清明时节都要举行“药材庙会”(药材展销会),声势浩大,药商云集。可谓“神农百草任你迭,闻草识药交同仁”,一片药业兴旺之景,引来万众来朝。此时,药王庙披红挂彩,庙两旁高10余丈的西根铁旗杆彩旗飘飘,风铃叮当,旗杆顶端两只金凤凰展翅欲飞。中药《千金方》的编纂者“药王”孙思邈台前香烟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祈求药王赐福消灾。庙前,彩楼戏台,锣鼓铿锵,河北梆子、京剧粉墨登场,连演10天好戏连台,台前人头攒动,喝彩声声震天宇。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大宅门》,对当年的盛况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宅门》里的白七爷祁州,参加药王庙会,演绎了一场贴近现实的中医药交流大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我幼时的亲身经历如出一辙。因为我家从祖辈起就是药农兼药商,祖父、伯父、叔父和父亲均热心此道,并与其他人合伙开了一家中药铺《万年青》经营中草药和中成药丸、散、膏丹,悬壶济世,为民施治,颇受世人称道。

抗战时期,祖父以职业为掩护,多次为八路军送医送药,并建立了秘密联络点。后被叛徒出卖,祖父被捕入狱,惨死狱中。祖父一生热衷中医药,救死扶伤,让药香遍溢冀中大地,受到了八路军冀中分区的高度赞扬。祖父去世后,父亲子承父业,将“万年青”药店迁到天津,至今已成为百年老字号,光耀津门。虽然父亲早已仙逝,但家风仍然在族人中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其置于“国粹”的高度。毛泽东指出:“中国医药学诗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家乡的人民认真贯彻毛主席的号召,积极开展中医药市场,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地区经济,取的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中草药种植、制药、科研一条龙生产渠道,一座中医药科技大楼拔地而起。“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1975年毛泽东主席再次发出号召,家乡人民认真贯彻毛主席指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发展中草药、单方、验方防病治病的群众运动。至今已形成“药香袅袅飘碧宵”新药都。

    光阴荏苒,70年一瞬间。我是多么想回乡一游,和乡亲们共话衷肠。但因年老体衰终未成行,深感遗憾。60多岁的内侄张强为满足我这一愿望,特地为我举行了一次“视频回乡”,与众多亲友在视频中国家。目睹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县城的“药都”已变成了国际化的“大药都”。只见药王庙装饰一新、光彩夺目,铁旗杆上猎艳国籍五星璀璨,迎风招展。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片太平盛世景象。真是今非昔比,令我激动万分,不由得流出了喜悦的泪水。我赋诗赞曰:“药王施药慈善心,香气氤氲沐人身。《本草纲目》成宝典,悬壶济世万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