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海拾贝

铭文中的养生经

发布时间:2021-05-10    单位:建邺所    作者:张礼忠
点击率:293
字号设置:

在我国文坛上,除诗文歌赋、楹联等以外,还有一种“铭文”广为流传。所谓“铭”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或警示自己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出。如座右铭、砚铭、扇铭、笔铭、墓志铭等。二是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铭刻于心。如铭功、铭心、铭肌镂骨、铭诸肺腑等。简言之,“铭者,名也。”铭其器物以自警也。

我国的“铭文”,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可谓五花八么,美不胜收。据考古资料显示,最早的铭文可追溯到商汤时代(约公元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当时在一座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一个“浴盒”,上面刻了一条9字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短短数字,既合浴盆的实际功用,又寄予了对主人立身处世的勉励。既洗浴既能洁身,又寓意在人生处世中洁身自好,不做藏垢纳污之人,天天保持清新。古人用词简练,多为神来之笔,称得上言简意赅。

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过一则“镜铭”,即刻于铜镜之上的文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古代使用铜镜。他将其置于案头,作为“座右铭”,警戒自己要以此“铭”为准则,修身、治国、平天下,终成一代明君,流传千古,至今仍被人沿用。

老人使用的手杖也有铭文,我曾看到一则“手杖铭”,读来令人深思。铭曰:“于乎危,于乎岔,子乎失道于嗜欲,于乎相忘于富贵。”意思是,真正有危险的是缺乏修养、脾气暴躁、贪图享乐、腐化堕落以及今日富贵便忘了昨日的贫寒与艰难,居安而不思危。手杖主人借一根小小的首长意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可谓博大精深,读之令人铭感五内。

人们夏天使用的折扇,也有人在上面写铭文,被称为“扇铭”,幼时,作为生日礼物,父亲赠我一把折扇,上面没有题诗作画,而是写了一则简短的铭文:“君子春夏,小人秋冬”寓意是,君子待人接物如春风和夏风,温暖而热烈;小人待人接物如秋风和冬风,瑟瑟而寒气逼人,铭文虽短却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毛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新时代时代,并一直延续至今。与其相辅相佐的是砚台,在仰韶文化初期就有了。不少文人雅士以拥有“良笔宝砚”为荣,并出现了“笔铭”和“砚铭”。如“笔之翰,墨设之”,意思是笔能用来写字是因为有墨想扶相助。现存最早的“砚铭”是《大戴礼记》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其意心领即明,勿须赘言也。

被子是人们常用的卧具,人人离不了。为此,有人作了一则“被铭”:“被之温,无忘人之寒,无厚于己,无薄于人。”意思是,自己的被子暖和,不要忘了天下还有受寒之人,不要对自己优厚而对别人刻薄。普通的被子,作者竟赋予它如此深刻的内涵,令人叫艳。此铭文与古诗句“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有异曲同工之妙。

铭文是我国文坛传统文体,它言简意赅,却包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修身养性之道。既是对自己喜爱之物、倾情之事的抒怀,也是对人生之思考和对生活的一种警示,更是对更修身养性之感悟,吾等应深情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