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随军

发布时间:2022-09-06    单位:鼓楼军休六所    作者:李传根
点击率:2074
字号设置:

   随军是为了照顾长期分居两地的军官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和有更多精力投入到部队建设的一种规定。  

   80年代前后,对家属随军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入伍满15周年;二是年龄达到35周岁;三是职务为副营级以上军官。各地在执行的程度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松一点的地方,具备其中一条就可以了;严格的地方,必须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更有甚者的是有的地方即使三个条件都满足,也要经过繁琐的程序,快则几个月,慢则要一两年。在当时,随军问题是阻碍年青军官成长的一道“坎”。许多优秀的年青军官因无法办理家属随军手续而离开部队,不得不说对本人和部队都是极大的损失。  

   随军的本意是解决年青军官分居两地的困难;减轻军人的经济负担;保留基层骨干;促进部队建设的好事、实事。而在“左”的年代却成了阻碍年青军官发展的“拦路虎”。  

   当时,年轻军官的工资普遍偏低,23级每月是52元钱,22级每月是60元钱,21级每月70元钱。接近随军条件的年青军官一般在22级左右,每月薪金也就是60元左右。而每月60元的薪金中,要交15元左右的伙食费,个人花销节省点每月也要15元左右,再加上组织费、书报费等等……剩下的就不多了,还要养家糊口。如果在一起生活还能凑合,要是分居两地,生活就拮据了。特别是农村籍入伍的青年军官,家属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父母需要赡养,每年探亲假路上又要花上一笔钱,肩上的负担可想而知。如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当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他义无反顾带头冲上战场,最终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留给家人的唯一“遗产”是一件军大衣、一个给不曾见面的儿子的拨浪鼓,和一张620元钱的欠款单,这就是当时基层官军官的真实写照。  

   因此,解决家属随军问题也成为年轻军官、特别是农村籍入伍的年青军官的一种迫切需求。这样一是可以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二是减轻经济负担,三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如此简单的一件好事,当年办起来却如此的困难,难倒了多少志士,逼走了多少矢志报国的英才,想想真可惜。  

如今时代进步了、国家变富了、城乡差别缩小了、人们的国防意识增强了、军人的待遇提高了、军人和军属受人尊重了、许多“左”的倾向被纠正了、年轻的军官再也不会因家属随军问题而犯愁了、相信梁三喜的境遇不会再上演了。  

   过去随军难的问题将会成为历史,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