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聊聊七十年代的连队伙食

发布时间:2022-10-09    单位:鼓楼军休六所    作者:李传根
点击率:1609
字号设置:

   七十年代部队的伙食标准普遍偏低(当然,当时物价也偏低)。我所服役的消防部队基层连队(消防部队叫中队)执行的是陆勤一类灶伙食标准。即;每人每月13.5元(每天0.45元),粮食为每人每月45斤(每天1.5斤),油每人每月1.5斤(每天50克)。在当时的条件下,部队的生活标准还是偏高的。但部队所担负的使命特殊,执勤训练任务繁重,体能消耗大,所需的能量补充也大。因此,多数担负训练、执勤任务的连队(中队)会出现伙食透支,或粮食不够吃的现象。  

   但凡伙食差的中队伴随而来的是,训练“磨洋工”、出勤不出力、“泡病号”等等。试想一下,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呢?可见“民以食为天”的古训还是有道理的。  

   为改善伙食,弥补亏空,多数中队都办起了小农场。战士们利用训练空隙,养个猪,喂个鸡、鸭,种点蔬菜等贴补伙食。当时部队流行一种说法,叫“伙食就是战斗力”,伙食好能顶“半个指导员”。因此,各中队对伙食都特别重视,都有一名干部分工抓伙食,我们中队就是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亲自抓的。指导员抓伙食很有一套,除每星期召开经委会研究食谱外,还对每道菜的配料进行“精抠细算”。他有一句精典“名言”叫“能放盐就不用酱油”(因为酱油比盐贵,能省一点是一点),还美其名曰“保持原汁原味”,炒肉时,要先把油炼出来,留着烧菜用。中午吃剩下的菜,他不许倒掉。做晚饭时,烧上一锅开水,将剩菜倒进去,再加上一把大葱,放点酱油,一锅香喷喷的“三鲜汤”就出来了。战士们还吃的有滋有味。  

   由于指导员对伙食“抠”的紧,我们中队的伙食费不但没有超支,还略有盈余。每个周末还可以加上几个菜,改善一下生活。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伙食好,战士们吃得饱,训练的劲头就足。每次支队组织的训练考核,我们中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中队多次被上级评为执勤训练先进集体。  

   离开连队生活已经久远,但大锅饭的味道至今还有余香,令我终生难忘。每当想起当年为一块肉而争吵,为一个馒头而大打出手。至今说起来,还感到十分荒唐、可笑。而这都是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当年连队的食堂。这不是因为当年战士素质差,而是实在饱的慌。因为,那时国家还穷,人民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国家还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解决部队基层的生活问题。现在好了,人们不但解决了温饱,还逐步实现小康,连队再也不会发生吃不饱的现象。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久的将来国家全面现代化了,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