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城关老影院,两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3-01-06    单位:栖霞区军休所    作者:宋传平
点击率:312
字号设置:

   我的老家在当涂县,县城(当地人习惯叫城关)靠近小轮码头不远有个人民电影院,现在变成了老城区较大的停车场了,去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我在该停车场上站了许久……。我对电影最深刻、最温馨的记忆大都来自于这个电影院。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年代,城关电影院和有的露天放映场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圣殿(重要的娱乐场所)。

   当时没有什么途径可以查询电影广告,所以有时看电影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一般都是到了影院门口才知道放映什么片子,而且票也时常售光。望着售票处挂着的那个“无票”的牌子,不免令人感到淡淡的失落和沮丧。还好,电影院和黄梅戏剧院相距不远,步行二十几分钟可以来回光顾下。东边不亮西边亮。电影院的票卖完了,还可以到戏剧院去碰碰运气,有时搭到小伙伴的自行车,一个来回就更快了。售票窗口前常常人头攒动,买票、换票、退票的人川流不息。如果遇到新片(戏)上映(开锣),那蜂拥而至的人流会把影剧院门前围得水泄不通。不少混杂在人流里的黄牛拿着票子“翻跟头”,不停叫唤:“要票吗?要票吗?”

   八十年代之前电影少,观众多。电影院常常爆满,和黄梅戏剧院相比,即买票即看电影的机会不是太多。很多时候看一场电影要分两部分来完成。第一,先买票。一般都是买预售票,等一两天或者更长点时间才能看上。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带给人们的快乐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拥有了电影票,有了对看电影的期盼,也陡然增加了几分快乐、几分激动、几分憧憬,便觉得日子过得很快,过得很充实。等到看电影的那天,观众会早早地来到电影院。如果是夏天,在电影院的门口,总有老人推着盖着厚厚棉被的白色冰棍儿车(有的是挎在肩上的像是农村“赤脚医生”背着的小木箱子),还有瓜子等各种小吃在叫卖“冰棒来!”电影院里常常是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你永远不会寂寞、不会孤独。在这里,人们往往能与自己的同学、同事或者邻居不期而遇,于是在看电影的同时,又加上一份朋友相见的意外喜庆。记得上映《小兵张嘎》《少林寺》《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时候,一天要放映好多场呢,家有条件的人还可以看第二场、第三场甚至是更多场次。

   八十年代,普通家庭收入都不高,所以在看电影时常常有玩皮的“小大人”逃票的行为。记得进电影院的入口处有一段铁栅栏,持票的观众需要站着排队检了票才能进去看电影。那时候有规定,身高在一米三以下的不用买票,当然座位必须跟大人用同一个号的座位。有的小孩身高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大人为了省张电影票钱,就指点小孩走到检票口的时候蹲下身快速向里走,而且时间常常是选择在电影快放映的时候,因为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检票员容易放松警惕,“小大人”就可蒙混过去。有时,检票员会在漆黑的放映大厅里拿着手电筒查看有无逃票的小孩,当逃票小孩听到检票员脚步声在过道上远远地响起时,就赶紧三步两步奔向厕所。估摸着检票人已经走远了,才像一只胆怯的小老鼠一般摸索着回到大人的座位上挤一挤,继续往下看电影。

   八十年代,青年男女谈恋爱多半会选择去电影院。放映前,会为先到场的观众播放音乐,在那个特殊年代,谁家的小伙与谁家的姑娘在一起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就等于是向大家宣布他俩已是恋人关系,不久就要结婚了。若不是这样的话,他俩就会成为熟人谴责的对象以及认识他俩的人的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不仅城关人爱看电影,乡下人进城有的也想去电影院或戏剧院过把瘾的,尽管当涂民歌《稻场打麦》歌等更为乡下人所爱。在这种情况下,影剧院售票员、电影放映员都成了让人艳羡的职业,这也让八十年代的影剧院经营达到了黄金时期。

   城关人民电影院、黄梅戏剧院,承载了两代人(父辈和我这一代)难忘的记忆。现在,曾经陪伴观众并给他们带来无数欢乐的电影院虽然已经消失,但是有关它们的种种动人故事却永久留在了观众的心间,更是留在了我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