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豆腐坊的军嫂们

发布时间:2024-09-09    单位:鼓楼军休七所    作者:徐光献
点击率:1291
字号设置:

七十年代初,我在团后勤处负责物资供应工作。当时部队的伙食标准很低,每人每天只有4角多一点。为了力所能及地改善部队生活,保障全团连队食堂的豆制品供应和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我建议团里创办一个豆腐坊,得到后勤处领导的支持。我们选择团家属区附近的几间平房作为厂房,置办了生产豆腐的各种设备,从随军家属中挑选出四位精明能干的军嫂当工人,开始了豆制品制作。

做豆腐看似筒单,却是一件工艺精细的技术活。几名军嫂虽然都来自农村,但是她们没有做豆腐的经验。为了帮助军嫂们尽快掌握生产豆制品的工艺,我们从部队驻地请来一位有经验的李师傅对她们进行传帮带。李师傅从泡黄豆到磨豆浆、从煮豆浆到点卤汁、从豆浆凝固到压榨脱水,教她们掌握做豆腐的每一步技巧,严格把握火候。开始,有的军嫂不能严格按要求操作,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有时把黄豆浸泡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汲取水分,而影响了出浆率;有时在煮浆时不能充分搅拌而造成了糊底;有时点卤剂用量不准确,影响了豆腐质量;有时对豆腐压榨时间控制不好,非软即硬。军嫂们边干边学,从这些问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做出来的豆腐质量越来越好,受到连队的好评。

为了保证全团部队每天都能吃上豆腐,军嫂们头天晚上就把黄豆冲洗干净,浸泡起来,第二天早晨四、五点钟就开始上班磨浆。上午九、十点钟时,成品豆腐就生产了出来,各个连队的给养员纷纷前来领取,不耽误午餐食用。军嫂们在做好豆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官兵们的生活,又进行豆制品加工多样化的摸索。她们逐步学会了豆腐干、腐竹、百叶、豆泡等各种豆制品的制作方法,还根据一些连队改善早餐的需要,供应豆浆和豆腐脑等食品。这样一来,军嫂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为了减轻她们的工作压力,我们又给豆腐坊增加了两名军嫂,实行轮休制。

豆腐坊成为军嫂们十分热爱的工作岗位,她们虽然辛苦,但是却充满着欢乐,把为部队服务当成她们的目标和追求。随着豆腐坊的发展,军嫂们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由原来的连队前来取货变成主动上门送货。她们分工一名军嫂负责统计各连队食堂对豆制品的需求,实行订单生产,然后直接送到连队食堂,为部队提供了方便。为了让官兵们吃得干净和健康,她们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无论是严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头戴卫生帽、身穿工作服上班。对受到污染和变质的豆制品及时处理,保证新鲜和干净的豆制品供给连队。

军营豆腐坊先后开办了十多年时间,为丰富部队物质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豆腐坊的军嫂们热心为部队服务的精神,受到广大官兵的一致赞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和军营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