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还记得周恩来总理当年“探家”

发布时间:2025-01-15    单位:玄武军休四所    作者:孙道桂
点击率:207
字号设置:

流逝的岁月不断地冲刷着人们的记忆,然而周恩来总理当年“探家”的情景,却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那是1973年8月28日晚上,在一次全国性的大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到北京京西宾馆10楼江苏省和南京军区会议厅,和许世友、杜平、彭冲等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当时,我和李永春是这个厅的会议工作人员,曾详细地记录了周总理这次“探家"的谈话和经过。我们接到周总理要来“探家”的消息后,与会代表显得非常兴奋。那天下午3时,周总理步入我们的会议厅。总理满面春风与大家坐在一起,侃起了“家常”。总理首先微笑着说:“大家知道,我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今天我是回老家看看你们的。可是我很久没有回家了呀!”

是的,周总理自从十二岁离开家乡淮安后一直忙于革命工作,没能抽出时间回家看看。故乡的人民是多么渴望和思念他啊!总理也不是不想“探家”,故乡的一草一木他一刻也没有忘却。但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把整个心都扑在党的事业上,为国、为军、为民日理万机,就连吃饭睡觉也常常被工作而耽搁,哪有空余时间“省亲”呢?

总理老人家谈起了1962 年国家困难时期,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曾代表故乡人民给他带来家乡的特产茶馓,他不仅原物退回,还附了一份国务院关于《禁止请客送礼》的文件。他只是收下了故乡人民的一片心意。总理接着又谈到这样一件事: 有人在他的伯父坟旁搞了个花园,平时叫小学生瞻仰,还让外地人去参观。说到这里,总理忽然站起来,神情严肃地说:“世友同志,杜平同志, 请你们帮我调查核实一下,如确有此事,赶快把公园搞掉,更不能让外地游人去参观……你们可要保证做到呀!”

总理在谈到人世间是否公平的问题时,给大家吟颂了一首民间谚语,迄今,仍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暖和麦要寒,采桑娘子要晴天,种田哥儿想雨天。”总理还对这首谚语作了风趣的解释:“这首谚语讲得很好,它说明人世间要‘平’ 不那么容易呀!只要‘公’、只要‘为民’就行了。你们看我胸前佩戴的毛主席像章上面有毛主席题写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我们共产党人要‘立党为公’,把一生交给人民,不要争个人名利地位,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周总理对“家”里的情况非常熟悉。他说:“江苏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中贡献不少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苏州地区一直是完成粮食计划最好的,南通地区棉花高产很有名气,盐城、淮阴地区也在发展变化……”总理还亲切勉励故乡人民:“要紧紧团结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相信和依靠广大群众,军政军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发奋努力,尽快把江苏这个富饶的鱼米之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周总理工作起来废寝忘食。那天他忙着和大家谈话,竟忘了吃饭、吃药。当秘书通知他马上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一个会议时,他从皮包里拿出几片饼干充饥,在秘书的一再催促下才服了药。我们当时还不知道总理已重病在身,看他妙语连珠、朗朗的笑声,与健康人无两样。不料事隔二秋,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到如今已52个春秋。每当回想起这些,我们就十分动情。人民的好总理,一生为国操劳,为民谋利,唯独心里没有他自己,他不愧为我们共产党人世世代代的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