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大姐情缘(十五)

发布时间:2020-08-02    单位:玄武军休四所    作者:铁竹伟
点击率:297
字号设置: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我喜欢这首歌,除了亲切动人的弦律,歌者的时装和风度,更因为我人生也有这样的奇遇!
       真的,很平常的一天,李海文大姐,就像一只智慧美丽的蝴蝶,意外地飞到我的身旁。
       那是1985年以后,我的《霜正色愈浓》——陈毅元帅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昆侖》杂志及全国几十家报刊连载。那天,一身军装的我,在京西宾馆西门填写会客单,身旁突然传来一句略显惊异的询问:
     “噢,你就是铁竹伟同志?
       我抬头一看,身边刚来一位布衣高个短发笑脸的女同志。我点点头,您是?
       我叫李海文,北大历史系毕业,现在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周组的副组长!你写的《霜重色愈浓》我读过,书中的后记,224位老师致军礼,我们室李琦主任让秘书室复印,发到全室,人手一份。
       见我一怔,李海文接着说:是叫我们学习你,不仅要查阅档案,细读档案,重视各类文字材料,还要重视采访当事人和知情人,抓紧时间掌握活材料。学你为写陈毅元帅,采访了224位包括元帅、将军部长省长等等,最多一位是原外交部长乔冠华同志,他一人,你就访谈了9次。李琦同志强调,掌握越多亲历者的回忆,这样写出的党史,才不只骨感,而且丰满……
       接着,一切顺其自然,留办公室和家中电话,毛家湾地址,相约何时去室里聊聊。
       我与李大姐就这样一见如故,且一交往就是30多年。
       我们这一代被称为老三届,我1966年南京十中(即南京金陵中学)高中毕业,毕业考己结束,按校党支部副书记潘宜成老师向去学校看我的父亲所言:铁竹伟是我们学校高三将发展入党的8位同志之一,只要不晕在考场,一定能考取她的第一志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我们这茬1968年至1970年入伍的女兵,又被社会统称为后门兵,多指干部子弟逃避上山下乡而言!这个恶名,我们承受了整整半个世纪!
       要感恩陈毅元帅,上世纪50年代离开华东军区进京,就担任了外交部长,虽是元帅外交家,可与军队北京的三总部无大交集,70年代未,总政组建元帅传记组时,陈毅传记只能花落南京军区文化部创作室,因为南京军区是陈毅当司令的三野老班底!
       感谢老作家胡石言的胆识:北京其他元帅传记组,基本都是老帅身边的办公室主任和有战争经历的老同志,胡主任则选了一位老同志和四位年轻人,而且战略方向清楚:先完成12本文学传记,最后水到渠成,合成大百科全书要的陈毅元帅正传。
       坦言说,陈毅传记组最穷,没有专门办公室电话和汽车。就内含在军区文化部创作室,外出采访乘火车挤公交,到北京住招待所,打公用电话。为采访,我脚穿解放鞋,穿北京大小胡同,包里背双皮鞋,到大门口,先依墙换鞋,再按门铃……说实话,我在军报工作住北京四五年,都没到过这些大小胡同。
       当年分配写作任务时,胡石言按一人一本半分配:先两人合作一本,再各人独自完一本。组里何晓鲁与我是女同志,不熟悉战争,就分工负责陈毅元帅解放后的内容。
       我俩合作完成《一个人和一个城市》陈毅上海市长一书后,何晓鲁写《元帅外交家》,我写陈毅文革一段《霜重色愈浓》一书,后解放军文艺版出版社再版时改名为:《陈毅元帅最后的岁月》,并多次再版。
       虽然,我在陈毅传记采访写作期间,考取南京大学文学系的干部班,拿到了大专文凭,也被上海《文汇月刊》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叮死,不断写着红军浪漫曲”“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世界船王包玉刚等报告文学作品,恐怕还是离作家的要求太大差距,胡石言主任已带我见过军区《人民前线》报主编,商定调我去报社。只因文化部李广宗部长明确表态:这两个女同志,要留一起留,要走一起走,她俩最后谁能成作家,还要看!我才没被调走。
       1988年,方全林部长找我谈话,调我去政治部编研室,这样能不转文职,参加评军衔,中校。我再三表示想留文化部,未果。只能认命当不了作家,老实去编军史吧!
       我去编研室主任办公室报到。请主任分配工作。主任笑曰:你个大作家来编军史,某年某月打什么仗,太大才小用了,你只是占着编研室一个编制,回文化部,该写什么写什么去吧!
       我大喜过望!陡然想起从天而降的智慧蝴蝶“”李海文大姐,是与她的偶遇,让我见到了李琦主任,被中央文献研究室聘为特约副研究员,并向军区借调至文献研究室,完成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一书的采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