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考军校,那张沉甸甸的“批准书”

发布时间:2021-05-12    单位:鼓楼军休七所    作者:吴天津
点击率:1116
字号设置:

在那个年代,每年秋季军队院校招生时,原军区华山饭店28号楼,就开始热闹了。军区招生办挂牌入住,院校招生人员陆续报到,人来人往,车来车去。这块小天地,关乎不少人的切身利益,成了人们凝望和打听的地方。

1992年,招生录取的一把利剑,顶风破浪,赫然出匣。它就是总政干部部印制的《士兵考生入学批准书》,16开纸,正反两面,盖有颁发机关的红色大印。士兵入学以它为凭证,学员提干以它为依据,它像卫兵一样,守卫着军校入学的大门。可以说,它十分贵重,求之难得。

每年秋季,全军48所院校,在军区部队招收2200余名学员。部队与院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招生任务。军队统考试卷,由总参出题,军区负责印刷,考卷以绝密级下发,部队组织统考,6门试卷,3天考完。上万份考卷,一周内回收到军区招生办,委托驻宁院校评卷。那几天,招生办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微机不停运转,把一份份试卷、一个个考生的考分汇总起来。

神秘的分数线,并非想象的那样神秘。考生姓名、单位,密封严格,一到登分时就露出了真容。届时,登记在册,单科分和总分,依次排列,一目了然。招生门类大几十种,各个专业要求明确,考生报考专业,实际考分,决定他录取的院校和专业。指挥类,专业类,统招类,从高分到低分,微机自动排序,划定录取分数线。分数线,就是高压线。这是一条招生纪律,天王老子也不能触碰。

录取阶段,与院校招生人员协调,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一个带有“条子”,受人之托,想在政策之内,打打擦边球,尽点人情;一个站在全局,维护公平,像交警那样,不准闯红灯。这就麻烦事来了,有的院校,有的家长,有的考生,他们缠着招生办,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吹来了阵阵说情之风。

有一名学员,想录取某管理学院,但他没有填报第一志愿,招生办拒绝投挡。这个时候,院校招生的同志出面了,讲了很多理由,要求给予照顾,还在招生办争争吵吵。照顾一个人,影响一大片。我们只好耐心解释,化解矛盾,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班长是军中之母,招生录取的阳光,理应更多地普照他们。实际上,金榜题名,就是以分取人,上线不上线,录取不录取,分数定乾坤。可作战部队的一些优秀班长,平时忙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即使参加文化统考,也难以上分数线。军队建设的未来,呼吁网开一面,让那些优秀班长走进军校大门。我们苦思冥想,推出了“文化分、军事分加部队推荐”三结合的录取办法,保留了一些军事人才和训练尖子,受到了部队的欢迎。《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用较大篇幅宣传报道,推广了这一做法。

南京政院新闻专业,每年在军区部队招收5名新生,30名考生报考,竞争比较激烈。录取对象,除要有基本文化考分外,还要在军内报刊见稿5篇以上。院校对考生见报数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打分,谁进谁出,这个专业分很关键。有一年,一名女考生,文化分偏低,专业分较好,院校坚持给她入学开了“绿灯”,后来她还当了正师职主官。

军队干部子女入学,是一项照顾性政策。每年总部给军区下发70余张批准书,考生多达300余名,绝大多数难以入学。如何把这项政策用足用活?我们一方面向总部请示,争取多要几个名额;一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尽量照顾边海防、艰苦地区的干部子女入学。那几年,军队干部子女,赶上好政策,一些考不上地方大学的,也上了军队院校。我还记得,曾有一个招生替补名额,三个考生相争。一时间,电话来了,条子来了,我们虽然左右为难,还是坚持全衡比较,录取了海防部队的干部子女。

有人说,招生办权力很大,录取学员他们说了算。我们告诉他们,这项工作如履薄冰,举步维艰,靠的是政策和分数定人头。招生投挡时,各种情况交织,矛盾错综复杂,一些电话、条子,很快传到招生办。承办人员站在风口浪尖,最怕见到“某某交办”,那些贵人,谁敢得罪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公开求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样,上下认同了、理解了,一些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一段时间,受大气候的影响,招生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个考场56名考生,其中有36名统考达到了本科分数线。这显然不正常。军区招生办及时派人调查,发现这个考场纪律失控,考生作弊。我们立即取消那些考生的考分,并启用备用试卷重考,维护了招生的严肃性。

回想起来,那几年的招生工作,让我搏击了风雨,经受了考验,开阔了视野。那些人,那些事,那张沉甸甸的“批准书”,伴随加班加点进行曲,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