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事钩沉

永恒的精神之树(五)

发布时间:2021-10-26    单位:玄武军休四所    作者:史振洪
点击率:336
字号设置:

当一种“干点什么,总得要图点什么”的风气在社会上流行的时候,八连官兵的头脑似乎比以往更加清醒,他们的价值趋向一步也没有偏离奉献的轨道。付出不是为了回报,我们的追求是把美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奉献!
    先说说八班长孙大权吧!这个从湖北农村入伍的兵,家庭因难很多,而他从不为家事分心。1988年底,已经超期服役的孙大权添了孩子,负担更重了。有一回,小孩生病,婆媳吵架,妻子来信要他务必在规定期限内回家。可是,当时正忙于骨干教学法集训,他根本就没向领导提过这件事。孙大权有胃病,那年初退伍前,排长问他有什么要求,要不要申请点医疗补助。他摇摇头,说:“我入了党,当了班长,组织上给我的够多了,我知足了。”
    大伙看得真切,当兵4年多的孙大权离队返乡时,打一个背包,穿一身军装,其他行李连一只放前门香烟的纸箱还没装满。
    战士金海涛是从城市入伍的。小伙子第一年干得不错,第二年因为生病住了几个月医院,情绪有些低落。他想退坡,但八连的环境不允许,大伙搀着他走完了义务期。

就是这么一个稍稍有点起伏的兵,你听他退伍时怎么说:“我入伍8年,没挨过处分,也没受过嘉奖,我只有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在档案里写上,我曾经是好八连的兵!”
这是一种什么追求?这是一种普通的追求,更是一种崇高的追求。怪不得我们在八连不止一次听到这么两句话:“付出不是为了回报,我们的追求是把美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奉献。”

1987年8月才调离八连的贾天余,入伍15年,在连职岗位上待了10年。别看他已经当了那么多年指导员,对连队建设却依然一往情深,只要连队行,自已的一切都甘愿牺牲。
    一天,一封加急电报送到贾天余手里。电报是妻子拍来的,大致内容是家里的房子被大卡车撞倒了,要他火速回去处理。
    贾天余心里清楚,妻子身边没人照料,家里房子一倒,他和孩子就没有蹲身之处。他恨不能一步跨到家里,起码可以帮妻子孩子先搭起一个安身的窝。可是不行啊!当时北京和上海都不大安定,在这种时刻,一个政治指导员怎么能离开自己的连队呢?他一声没吭,把电报锁进抽屉,匆匆写了两封信,一封寄给妻子,一封寄给当地政府。两个月后,他才利用探亲假赶回家乡,帮助妻子处理那起飞来横祸。
    连长李春铭的家在江南金坛县城,要说他的家庭条件,可是挺优越的。他本人入伍前就在化肥厂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他父亲是离休干部,母亲从事教育,妻子在县城一家工厂当干部。有人曾为李春铭算过账:假如他也回地方工作,小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加红火。然而,李春铭肚子里也有一本账:假如自己三心二意,连队建设肯定要受影响,因小失大的事绝对不能干!
    那年4月,李春铭的妻子要生产了。眼看要当爸爸,他常常喜不自禁。不料喜中也有忧。那段时间,正巧他父母亲身体都不好,妻子临产,迫切需要丈夫回去照料。假是批了,可连队工作忙,老是脱不开身,一直拖到妻子分娩的前一天,他才赶到家里。
    妻子产后身体虚弱,连续几天发起高烧。孩子出生第9天,也因感染而住进了医院。既要顾大的,又要看小的,这可忙坏了李春铭。偏偏在这个时候,部队又来了电报,连队接受了新任务,要他提前归队。
此时此刻,李春铭心里是矛盾的: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理应尽心尽力照料好母子俩;但作为军人,作为八连的连长,更应尽心尽力带好自己的连队。凡事总有个轻重,他掂量再三,毅然决定赶回连队。尽管他的探亲假才用了19天,尽管他临走时,妻子还卧床不起,正在输液……

为了党的事业的繁荣,为了连队建设的兴旺,八连官兵确实付出了很多。这种艰苦的付出,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八连的精神之树所以能永远傲然屹立、长盛不衰,坚实的根基也正在这里。

那一次,我和张长华编辑在好八采访20多天,听到这么多感人故事,我们几乎天天都处在激动、兴奋之中!除了采写这篇题为“永恒的精神之树”长篇通讯之外,我们还以“集体的雷锋”为题,采写了一组“南京路上好八连”人物剪影;一组以“我是一个兵,来自好八连”为题的好八连退伍兵素描;一篇以“风骨自倾南京路”为题,反映上海人民心目中的好八连……    

转眼31年过去,回想那次在好八连的采访是终身难忘的。也许,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当年八连干部战士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真有点“不可思议”,听到个别细节甚至会“噗嗤”一笑!但是,当我把好八连几十年如一日继承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光荣传统的经历,放到“学党史、悟思想”中一起思考时,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能传承至今,着实不易啊!这中间起起伏伏、曲曲折折,若是没有像好八连官兵那样千千万万信仰不变、矢志不渝坚持的志士仁人,许多好传统真难说会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永恒的精神之树!精神之树永恒!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