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采风

丽园畅游记

发布时间:2023-05-12    单位:鼓楼军休六所    作者:王炳臣
点击率:303
字号设置:

前不久,我应邀赴江苏省靖江市参加老部队70华诞纪念活动,抚今追昔之余,按照当地东道主的精心安排,加入了清一色、满是银鬓白发的畅游丽园队伍的行列中。

听导游介绍,这是一个由当地民营企业征地600亩、独资投入6亿元精心设计打造的集苏派、扬派、徽派风格于一体,供市民就近休闲度假观光的新辟公园。顿时,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几分惊讶和新奇!

我们一行人乘坐几辆游览车,迎着从扬子江吹拂而来的阵阵爽风,头上顶着如棉絮一般的朵朵白云缓缓前行,车后方丢下了一句句欢声笑语,将随行的女导游那轻柔如莺的讲解声淹没其中……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是一座雕梁画栋、黛瓦履光、飞檐勾月的十分讲究和气派的园门,门楼两侧各配建了厢房,上下两层形成了重檐外型,门楣中央高高悬挂着一块由当地书法名家署名一诚题写的丽园繁体鎏金园名横匾。穿过园门,将我们一下子带入到了形似桃源仙境传说之中的另一个世界,令人心旷神怡,大饱眼福。

只见园内一池碧湖曲水清澈流觞,湖面如明镜照天,水光滟潋,云影掠过,一座玉砌多孔洞桥如长虹卧波,湖两岸绿柳成荫,芳草茵茵,乔木参天,灌木丛丛参差搭配点缀其间,错落有致,亭榭楼阁半隐半现,显现出一幅欲抱琵琶半遮面的诱人美景,冲击着每个人的视觉。这时,我好想停下车来,独自一人细细欣赏品味一番。

忽然,我发现前面不远绿树怀抱处,有一座人造假山慢慢的在我眼中放大靠近和慢慢缩小远去……中怪石嶙峋,壁涧流泉潺潺,瀑布飞溅,滴落潭中扬起朵朵白色的水花,溅湿滋润了耸立着的一根雕刻有双龙戏珠图案的汉白玉擎天石柱,使下的一池浅浅潭水富有了龙潭的寓意。

这座假山,要是座落在我的家乡大别山区实在是微不足道,何足挂齿。但是,它座落在临江扼海一马平川的江淮平原上一座县级苏北小城市,可是方圆几十公里内、崔嵬伟岸的最高峰了。其高山流水独具匠心的造型,把我们的目光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和钟子期知音的美妙时光。

同时,也恰如其分的为我们这次老部队组建70周年纪念活动靖江之约作了最完美的诠释和烘托。看我们这100多名老首长、老战友中,上至当年的师长,下至基层连队的士兵,高至如今的退役将校军官,低至退伍返乡的老兵,离别30多年后,接到一条短信,立即从浙、苏、皖、沪各地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聚集到此,追忆光辉历程,展望美好未来,不也乐乎!请问:这不是知音,又是什么呢?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游览车在知行馆前嘎然而止,导游引导我们鱼贯而入,抬头看见一栋徽派古建筑十分贴切地镶嵌在一座现代建筑群上,中西合璧,格外完美与和谐。据介绍,这是主人出资购买,从遥远的皖南山区古村落整体拆迁长途搬运过来后,请工匠照样画弧复原的。

步入馆内,厅堂正中位置赫然陈列着一段长宽各2.1米大小,来自太行山区深处的千年古崖柏根桩,整段根桩断痕粗糙如齿,看上去似乎未经刻意处理。根桩上一条条流水斜纹、螺旋纹完整记录着古树的年轮和岁月流逝的痕迹,其残缺部分明显遗留下来风霜雨雪侵蚀的印记。

粗心的人一晃而过,稍有文化修养的人凑近细看,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以原始的木纹结构作云水、洞穴、悬崖峭壁等背景,雕刻着石弓桥、凉亭、山居、人物和青松、花草等,一群群大雁或巢居栖息或穿云过雾展翅飞翔,搏击蓝天。俨然是一幅活灵活现的仿古山水国画,真乃枯木逢春,化腐朽为神奇也。

厅左侧还用玻璃屋罩着一栋缩小版的鹳雀楼,展现着东阳木雕千工万凿的精湛技艺。廊间的一张茶几上摆放着一只小巧精致的瓷瓶,瓶中斜插着一朵应时鲜花,使凝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透露出丝丝小资生活的情调。这时,一股淡淡的翰墨香从里间迎面袭来。

游兴渐浓,我们闻香前行,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一块块毛毡整齐划一地摊在每一张长条桌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这里好像刚刚举办过一场竞争激烈的书画比赛。正当我们中间的两位书画爱好者心痒痒,意欲挥毫泼墨、一显身手时,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又一阵急促的催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