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采风

游览嘉峪关缅怀林则徐

发布时间:2020-07-06    单位:玄武军休四所    作者:马俊彪
点击率:464
字号设置:

我和老伴在祖国的大西北旅游期间,参观游览了万里长城最为壮观的关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邻祁连,是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 “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嘉峪关始建于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长达168年的修建,面积33500平方米,成为万里长城最大的关隘、最为壮观的关城,也是中国最大的关隘。关隘有内城、外城、城壕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内城城墙高10.7米,面积25000平方米。整个关城壁垒森严,与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外城、内城。内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建在内城的有游击将军府、关帝庙、文昌阁、戏台、官井。然后沿着唯一的一条坡度很陡的马道,登上十米多高的城墙,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顿时视野开阔、心旷神怡,茫茫戈壁、巍巍群山尽收眼底,向两侧延伸的长城,像巨人的双臂,拥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守卫着中华民族的神圣疆土。此时此刻,不得不赞叹我们的祖先保卫疆土的意志和决心,不得不佩服他们高超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在当年没有建筑机械,没有搬运车辆,全靠人工肩扛手抬,建成这样一座雄关,难度可想而知。

在我们惊叹的目光下,导游向我们讲解了当年建关“冰道运石”和“山羊驮转”的故事。当年工匠们从很远处的黑山里开采建关石条,由于石条又大又重,人抬不起,车拉不动,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工匠们就发明了“冰道运石”的办法,在寒冷的冬天,往道路上泼水,道路上结冰发滑,然后把大量的石条直接从山里沿着冰道滑到嘉峪关城下,解决了运输的难题。在建关时需要在城墙上面修建很多大小不同的阁楼和墙垛,需要大量的墙砖,由于墙高坡陡,只有一条马道,人力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低,于是人们就发明了“山羊驮转”的办法,山羊善于爬高速度快,用山羊来驮砖 提高了效率,解决了城砖搬运的困难。因此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瞻仰了位于博物馆左侧公园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塑像。

从导游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林则徐和嘉峪关的故事。

公元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后,18405月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清朝道光皇帝摄于英军的威胁,为讨英国人欢心,换取英国军队退兵,103日,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把林则徐革职。并于1841628日,把林则徐发往新疆伊犁赎罪。18421011日,林则徐在被流放途中,路过嘉峪关,偶遇在嘉峪关任职,和他同在嘉庆年间考取进士的云洲,故友重逢,喜出望外,挽留相聚,重温友情。林则徐欣然命笔,赋诗《嘉峪关感赋》相赠老友留念。“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塞下传笳歌疏勒/楼头倚剑接崆峒/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毛泽东主席曾经书写过这首诗。

我一直很崇拜这位民族英雄,崇拜他的骨气、他的勇气、他的志气、他的豪气。我在广东参观游览虎门炮台和销烟遗址时,曾经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感动,参观过后写过这样一首顺口溜:“站在虎门炮台边/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当年枪炮声/犹如响耳畔/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国分忧/替民解难/披肝沥胆/虎门销烟/爱国名将关天培/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身殉国/豪气冲天/英雄空怀报国志/国家软弱民涂炭/虎门炮台祭英灵/民族耻辱记心间/沉痛历史永不忘/振兴中华永向前”。以寄托对林则徐的崇拜之情。

现在,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在历史悠久的嘉峪关前,又看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塑像,塑像仰首挺胸,目视远方,神采奕奕,他那伟岸挺拔的身姿,一往无前的英雄气势,胸怀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给人以鼓舞和启迪。站在林则徐塑像前,肃立默哀,他那瞪大眼睛看世界,挺起脊梁斗敌顽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他那坎坷的经历、刚正不阿的品质、不畏艰险的态度、为民亲民的作风,都得到了后人的称颂。